NAS选择之DIY篇
DIY NAS 系统
选择自己DIY NAS的话,硬件方面可选择的搭配太多根据网上推荐方案即可,NAS系统方面这里有几个比较成熟的系统可以选择。可以使用免费开源的NAS系统,还可以使用开心版系统体验一些成品NAS和收费系统。
开心版NAS系统
1、黑群晖
群晖系统是目前最为流行的NAS系统之一,一般群晖成品NAS性价比低,用来自组硬件DIY群晖系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根据目前状况,黑群晖用户已经安全运行很多年,官方不出手基本行没啥问题。黑群晖和正版群晖功能上没区别,除了一些需要登录账号的服务如DDNS不能用外其余是一样的。最新安装黑群晖的方法是使用RR引导安装黑群晖,通过可视化界面自主编译引导适配大多数硬件设备,目前引导持续更新中。
2、黑威联通
威联通开心版安装过程相比群晖麻烦,安装体验一下系统是可以的,长时间使用不推荐,成品威联通NAS比群晖NAS性价比高很多,在体验过威联通的系统后如果感觉不错,入手成品威联通是不错的选择。
3、UNRAID
Unraid系统不支持raid,Unraid 系统采用了校验盘的机制来保证数据安全,最多支持 2 块磁盘作为校验盘,实现了类似于 RAID5/6 的冗余模式,最新系统默认支持zfs文件系统。支持硬件直通的虚拟机和Docker,nas部分基本是基于docker来完成的,Unraid不仅仅是底层虚拟机,还是NAS系统。缺点是学习成本较高,系统设置相对复杂,入门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知识才能玩转,并且系统收费。
目前可以使用UNRAID 6.11.5开心版体验一下系统,适合有意向购买正版的用户提前体验系统。
开源NAS系统
开源NAS系统要说起来有不少,用的比较多的Truenas、OMV、ZimaOS都能实现完整NAS功能,国产iStoreOS系统也非常不错,既是路由也是NAS,飞牛OS虽不是开源系统,也是国内正规团队开发的产品,其系统在易用性、流畅性、扩展性上都非常不错。
1、飞牛私有云
飞牛私有云 fnOS 是一款免费、高效又安全的 NAS 系统,基于最新 Linux 内核(Debian 发行版)深度开发,兼容主流 x86 硬件,支持闲置的PC、小型主机、NAS设备以及虚拟机等多种硬件平台,用户可以通过DIY硬件组合和FNOS系统搭建个人家庭数据中心,灵活扩展存储需求,自由组装 NAS,节省购买成品NAS的成本。智能影视,一步到位极致体验,自动刮削,电影准确率99%,自动下载字幕,兼容硬件智能转码,多端同步,蓝光杜比,影视TV端享受极致视听,智能相册,本地 AI 识别,自动聚合人物,智能以文搜图,迅速准确搜你所想。最新系统支持虚拟机和Docker,扩展性可玩性高。目前飞牛系统简单易用,速度流畅性超越老牌nas系统,配套APP齐全,扩展性也很强,缺点就是稳定性还有待确定不过系统一直积极更新中,DIY nas系统非常推荐。
2、iStoreOS
iStoreOS是一款集网络、存储、NAS、路由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,支持多种设备和插件,提供简单易用的管理界面和丰富的功能。iStoreOS 来源于 OpenWRT,重点是做了很多很多的交互简化,提供了三套完全不一样的交互 UI,轻NAS版本界面、小白路由版本界面、入门极客版本界面,目前支持X86,以及ars4、p2pro、r2s等路由器。
3、Truenas
TrueNAS是一个基于FreeBSD的开源网络附加存储系统,TrueNAS采用ZFS文件系统,提供了卓越的数据完整性和性能优化,特别适合大数据量的存储需求。支持多种RAID配置,包括RAID-Z、镜像等,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存储方案。缺点是TrueNAS的配置和管理相对复杂,可能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,硬件要求高,由于ZFS的特性内存建议配置8Gb以上。
4、OMV
Open Media Vault (OMV)是一个面向家庭用户的NAS发行版,基于Debian开发,目前最新版本是v7.0,通过ISO镜像安装,安装过程十分方便,原生OMV系统只支持一些基础功能,是不支持docker、zfs等功能的,这些额外的功能都需要通过社区插件来安装。优点是操作简单,功能界面不复杂,缺点就是没有系统自带的娱乐和应用,需要通过docker补充安装。
5、ZimaOS
ZimaOS是IceWhale团队继CasaOS会发布的一款完整度更高的NAS操作系统,增加了如远程连接、自动备份、Raid支持、应用商城、文件管理等功能,最新的ZimaOS版本在v1.1.0。
ZimaOS 可以看作 CasaOS 完整版,二者为同一团队作品。CasaOS 需安装在Ubuntu 等 Linux 系统上,而 ZimaOS 自带 Linux 底层,可通过安装镜像独立安装。功能上 ZimaOS 将更全面,目前 ZimaOS 已经支持:远程访问、自动备份、RAID,功能相比 CasaOS 更加丰富。ZimaOS 系统占用较低、上手容易,适合作为轻 NAS 系统。